为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人才发展战略,精准对接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需求,2025年6月30日,成都工业学院学子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融合“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与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近20名学子在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刘春艳老师的带领下,赴成都市新津区参加了由共青团成都市委主办、共青团成都市新津区委员会承办的2025年“青年发展启航行动”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环境感知行活动。学子们先后深度探访了天府智能创享中心、民营经济博物馆、格力电器(成都)有限公司、健康食品科技创新中心。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堂行走的“产业认知课”,更是一场融思想引领与职业赋能于一体的“立体育人实践”,为青年人才与新津产业发展搭建了“双向奔赴”的桥梁。



感知前沿脉动,触摸智造引擎。步入天府智能创享中心,这座新津区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打造的高端平台,瞬间吸引了学子们的目光。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学生们系统了解了新津公园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宏伟蓝图。讲解员重点剖析了新津在绿色食品、新能源、轨道交通等核心领域的坚实发展基础、清晰战略方向以及代表性领军企业,详细阐释了区域“精选赛道、链主带动”的发展策略,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全链发展”、新能源产业“规模倍增”、轨道交通产业“拓展谱系”,持续强化主导产业集聚效应。同学们得以直观感受新津区“3+N”先进制造产业体系的蓬勃活力与创新动能,对区域产业布局有了立体认知。




追溯民企根脉,汲取奋进力量。在西南地区首家以民营经济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新津民营经济博物馆,同学们开启了一段精神洗礼之旅。博物馆系统呈现了中国民营经济从破冰探索到跨越发展的壮阔史诗,并重点展示了新津作为“中国民营经济摇篮”的生动样本。馆内陈列的老式电视、风扇等饱含时代印记的物件,无声诉说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民营企业家筚路蓝缕的创业艰辛。他们以“拼搏、求实”的精神锐意改革,以“开拓、奋进”的姿态跨越世纪,铸就了民营经济的辉煌篇章。同学们深刻领悟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时代强音,感受到民营经济的每一次破茧都深刻推动着社会进步,企业家的每一份坚守都在续写着城市荣光。这段历史追溯,为青年学子投身创新创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走进智造工厂,明晰职业图景。格力电器(成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智能工厂给学子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与思维冲击。在自动化生产车间内,高精度设备高效运转,工业机器人精准协作,一件件品质卓越的格力产品在智能生产线上快速成型。高度自动化、数字化的生产线不仅展现了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与卓越品质,更体现了科技对生产力的深刻重塑。讲解员详细介绍了格力在核心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创新以及精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理念与成功实践。尤其让同学们印象深刻的是企业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开放包容的发展氛围,这为他们勾勒未来职业发展路径与成长空间提供了具象化的参考坐标,激发了投身实体制造的志向。


聚焦健康未来,洞见创新蓝海。行程的最后一站是健康食品科技创新中心,这里聚焦大健康领域的科技前沿与产业创新。通过深入浅出的科研平台介绍和前沿的产学研转化成果展示,同学们清晰把握了新津区在功能性食品、未来食品等新兴赛道的前瞻性战略布局与独特科研优势。中心展现的强大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与协同创新生态,为有意在大健康领域探索创新创业的青年学子描绘了丰富的资源图谱与前沿坐标,打开了面向未来食品科技与健康产业的新视野。

融汇精神传承,点亮实践价值。本次“星火匠心·电亮未来”新津感知行活动将“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与大学生访企赋能实践深度融合。通过深度探访四个各具特色的产业与创新地标,学子们不仅全面、立体地感知了新津区优越的创新创业生态与产业发展实景,更在思想深处经历了一次深刻洗礼。在民营企业的奋斗史诗中,他们读懂了“两弹一星”精神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内核的时代回响;在智能制造的精密车间里,他们感受到“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精神在当代产业报国中的生动实践。此次活动有效引导青年学生将爱国报国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了他们的职业认知水平与实践应用意识,为明确未来职业规划方向、增强就业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撰稿:黄重钢、刘春艳;审核:王进鑫、罗钦月)